首页 资讯 正文

洛阳理工学院举行轴承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论坛

体育正文 160 0

洛阳理工学院举行轴承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论坛

洛阳理工学院举行轴承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论坛

嵩县境内(jìngnèi)农村公路串起沿线好风光

  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是我们(wǒmen)党(dǎng)宏伟而朴素的目标(mùbiāo)。建设现代化洛阳,既要建设繁华的城市,也要建设繁荣的农村,走好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火热夏日,河洛城乡(chéngxiāng)处处可见奋斗的场景、崭新的变化——

  在汝阳县刘店镇,起伏(qǐfú)的丘陵连绵铺展开去,一垄垄新栽的红薯苗(miáo)扎根生长。建设中的前坪水库灌区(guànqū)把渠系的毛细血管伸向田间地头,“浇灌”甘薯产业连片发展。

  在宜阳开发区,源氏食品公司“辣味十足”,这里产出(chǎnchū)的辣条、辣片,借助电商(diànshāng)销往全国、卖到海外,让上千名群众在家门口(jiāménkǒu)就近就业……

  截至2024年年末,洛阳常住人口(chángzhùrénkǒu)708万人,按(àn)城镇化率68.39%核算,仍有超220万人生活在农村。处理好(hǎo)工农关系、城乡关系,至关重要。

  “要加强耕地保护和建设,扛牢粮食安全责任(zérèn),延伸现代农业产业链(chǎnyèliàn)条,以城乡融合发展带动乡村(xiāngcūn)全面振兴,促进城乡共同富裕。”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zhǔtuō),把脉定向、指路领航,全面擘画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路径。

  当下,以富民(fùmín)为导向,以产业为根本(gēnběn),集中连片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hé)美乡村,因地制宜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河洛城乡融合发展活力满满。

宜阳县张坞镇(zhèn)田庄村辣椒种植基地迎丰收

  特色产业连片起势(qǐshì)

  292.5万元(wànyuán)!

  收罢麦(mài)子,宜阳县韩城镇双椒融合产业园隆重举行了(le)2024年度麦椒产业分红大会,龙头企业益民控股公司向合作发展“麦椒套种”产业的(de)村集体分红,气氛欢快热烈,大伙喜上眉梢。“夏收(xiàshōu)麦,秋收椒。麦椒套种,既稳住了粮食,又实现了增效,亩均毛收益达到8000元。”韩城镇相关负责人说。

  效益(xiàoyì)好源于模式新。过去,一家一户耕种着零碎的山坡地,十年九旱(shíniánjiǔhàn),广种薄收。而今的麦椒产业基地,土地由“散”到“集”,通过“小田变大田”“旱田变良田”,实现了集中连片(liánpiàn)发展,现代农业(xiàndàinóngyè)的气息扑面而来。

  与此同时,麦椒产业的(de)规模化(guīmóhuà)经营带动农产品加工、贸易、品牌等全链条(liàntiáo)发展,并与小农户、村集体实现“利益绑定”,有效拓展了农业发展新空间,也让农民更多分享到产业增值收益。

  解读宜阳麦椒产业的价值链跃升,“以土地流转发展连片种植、以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保障粮食安全、以辣椒产业链条重构(zhònggòu)提高(tígāo)综合效益”的成功探索,极具创新和推广(tuīguǎng)价值。

  透过一域看全局,洛阳耕地面积519万亩,望天收的旱地多,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少。当下,着眼“十五五”发展,我市正在统筹谋划灌区与高标准农田建设(jiànshè),为(wèi)特色产业(tèsèchǎnyè)连片发展夯实基础。

  “实现产业兴旺,还必须(bìxū)把‘土特产’这三个字琢磨透。”市农业(nóngyè)农村局负责人坦言。纵向比,这些年,洛阳特色农业发展风生水起,洛宁苹果、新安樱桃、汝阳香菇等(děng)产业做大了(le)规模,闯出了名气(míngqì)。然而,“跳出洛阳看洛阳”,较之于信阳毛尖、清远鸡等全国知名品牌,洛阳农业的竞争力还有待提升。

  迈进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大农业观(guān)、大食物观的确立,为(wèi)特色产业(chǎnyè)发展带来巨大(jùdà)空间。下一步,聚焦农民增收中心任务,我市将坚持(jiānchí)以集中连片为抓手,以绿色杂粮、中药材、食用菌、林果等特色产业为重点,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加快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真正让农民挑上“金扁担”。

在新安县五头镇小庄村(zhènxiǎozhuāngcūn),樱桃“映红”增收路

  和(hé)美乡村形神兼备

  白墙黛瓦,山明水秀。置身栾川县秋扒乡白岩寺(yánsì)村,一望无际的青山与古朴雅致的民居有机融合(rónghé),宛若一处世外桃源。

  “出门是柏油路,网络信号(xìnhào)全满格,乡里中心的便民服务要啥有啥,乡村旅游的发展为我们带来了人气和财气。”村党支部书记(shūjì)支岳生感慨,“白岩寺的变化翻天覆地(fāntiānfùdì),‘从头到脚’换了模样!”

  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应有之义。长期以来,城乡差距(chājù)最直观的体现是在(zài)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上。

  近年,顺应乡村演变规律和人口变化趋势,洛阳大力实施乡村建设(jiànshè)行动,推动(tuīdòng)乡村面貌实现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

  乡村之美,首要是净。洛阳以城乡供排水一体化为突破口,着力(zhuólì)改善农村人居(rénjū)环境,全市(quánshì)具备条件的行政村供排水一体化覆盖率达到96%。

  乡村(xiāngcūn)要富,先(xiān)要修路。各县区持续推动(tuīdòng)“四好农村路”建设,优化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一条条“出行路”“旅游路”“致富路”贯通城乡。

  乡村宜居,服务要优。从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从完善乡里中心服务功能到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zhìlǐ),各地聚焦农民急难愁(chóu)盼问题(wèntí),加快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

  完备的基础设施、便利的公共服务、舒适的人居(rénjū)环境,有效推动了城乡要素流动。随着人才返乡、资本下乡(xiàxiāng)加速,乡村运营(yùnyíng)活力迸发。

  骑行洛宁嶕峣山(shān)国际自行车赛道,山水隐庐、银洞河(hé)山庄(shānzhuāng)等民宿集群各具特色,资本(zīběn)赋能让农文体旅融合发展的路子越走越宽;畅游栾川王坪村“铁路小镇”,青山绿水间“开来”一列绿皮火车,游客纷至沓来,乡亲们也纷纷回乡创业发展……

  有享头、有盼头、有奔头(bèntóu),未来广阔乡村大有可为。

在洛宁县东宋镇苹果(píngguǒ)示范园,群众采摘“致富果”

  城乡融合蹄疾步(jíbù)稳

  夕阳西下,宜阳滨河公园渐渐热闹起来。登上横跨洛河的(de)步云桥(bùyúnqiáo),晚霞映红水面,城市风貌尽收眼底。生态(shēngtài)之美、城镇之美,发展的活力、人民的幸福感,都循着汩汩流淌的洛河舒展开去……

  洛河北岸,宜阳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航空航天装备产业“聚链(jùliàn)成群(chéngqún)”,挺起了强县的脊梁。与此同时(yǔcǐtóngshí),一批劳动密集型产业也加速布局,有效发挥了就业“蓄水池”作用。

  放眼全省(quánshěng),产业的承载力(chéngzàilì)、城市的宜居度,让宜阳成为县域城镇化的一面旗帜。

  县域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乡村(xiāngcūn),是构建新型城乡关系、推进新型城镇化(chéngzhènhuà)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yǒujī)结合的关键一环。特别是从当前和未来的人口流向看,县城已经成为就近城镇化的重要载体。

  近年,我市坚持以城乡融合(rónghé)发展带动乡村(xiāngcūn)全面振兴,加快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县城产业承载能力(chéngzàinénglì)和人口集聚能力持续提升。

  在栾川,当地把县城作为旅游目的地来打造,推动城市形态、业态、质态(zhìtài)“三态(sāntài)”协同发展,旅游从业者超过10万人(wànrén)。在偃师,以三轮摩托、制鞋、针织等产业为代表的民营经济蓬勃发展,农村居民人均可(kě)支配收入领跑全市……

  上接城,下连乡。推进县域城镇化,产业是支撑(zhīchēng),城市是载体。

在宜阳县香鹿(xiānglù)山镇香泉村乡里中心,群众正在购物

  当前,实施新一轮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行动大幕开启,我市将(jiāng)坚持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着力壮大县域富民产业,稳定增加县城就业岗位(gǎngwèi),千方百计拓宽农民(nóngmín)增收渠道。同时,坚持以人为本,加快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yītǐhuà)、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jūnděnghuà),真正让农业转移人口留得下、融得进。

  人民对(duì)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

  朝着农业农村现代化(xiàndàihuà)目标阔步迈进,把(b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qīpàn)转化(zhuǎnhuà)为真抓实干的劲头,河洛大地城乡并肩前行、美美与共的画卷定将更加多姿多彩。(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白云飞)(本文配图均为资料图片)

洛阳理工学院举行轴承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论坛

欢迎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暂时没有评论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