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约庆阳丨第二十届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启幕 潘鲁生宣布开幕
香约庆阳丨第二十届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启幕 潘鲁生宣布开幕
香约庆阳丨第二十届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启幕 潘鲁生宣布开幕
中国甘肃网5月29日讯(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程健 任磊(rènlěi))5月29日上午,第二十届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盛大开幕。中国文联(zhōngguówénlián)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潘鲁生宣布节会开幕,甘肃省政协副主席尚勋武、庆阳市委(shìwěi)书记黄泽元分别致辞,庆阳市委副书记、市长(shìzhǎng)周继军(zhōujìjūn)主持开幕式。
本届香包(xiāngbāo)民俗文化节(wénhuàjié)由庆阳市委、庆阳市政府主办,为期五天,以“香约庆阳·包容天下”为主题,旨在深入学习(xuéxí)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zǒngshūjì)关于“促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支柱产业”的重要指示要求,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bǎohù)传承创新,弘扬庆阳香包民俗文化,提升庆阳文化品牌影响力。
尚勋(shàngxūn)武在致辞中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de)重要组成部分,它(tā)承载着(zhe)历史的记忆,体现着民族的智慧,传递着地域的情感。庆阳,作为一块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土地,拥有(yōngyǒu)着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本届文化节创新打造非遗沉浸式(shì)体验、农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踩线、群众文化展演等,正是贯彻“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生动实践。
尚勋武强调,如今的(de)(de)庆阳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庆阳香包民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fāzhǎn)氛围正浓,“农耕之源、岐黄故里、红色圣地、能源新都、中国算谷”的知名度(zhīmíngdù)、美誉度和影响力逐渐扩大,“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文化为媒、经济联姻”动力正劲,陕甘宁毗邻地区区域性(qūyùxìng)中心城市建设阔步(kuòbù)前行。希望通过节会活动,让甘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焕发出新的光彩(guāngcǎi),为建设文化强省、促进文化繁荣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黄泽元(huángzéyuán)在致辞中表示,庆阳(qìngyáng)香包发端于5000多年(duōnián)前中医鼻祖岐伯随身携带的(de)药囊。到今天,庆阳香包已经成为全市最具特色和最具活力的民俗文化产业和民俗文化产品。香包以祈福纳祥的精神价值、助眠安神(ānshén)的实用价值、装点家居的审美价值以及增收致富的经济价值,彰显着民俗文化产品和产业的生命张力。
黄泽元表示,庆阳市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精神传承,为庆阳的发展和文旅融合奠定了雄厚基础,注入(zhùrù)了强大动力。庆阳市将把香包(xiāngbāo)民俗文化(mínsúwénhuà)节办得更(gèng)好,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客商和专业观众到庆阳共襄民俗文化的盛举。他希望,更多的专家学者(zhuānjiāxuézhě)给庆阳提供高端的智慧,更多的投资商和客商投资庆阳的旅游文化产业,让以(yǐ)香包为代表的庆阳民俗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更大的神采。
据了解,自(zì)2002年以来,庆阳市已成功(chénggōng)举办了十九届香包民俗文化节,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已成为展示黄土地非遗魅力、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的典范平台和(hé)重要窗口。
本届香包民俗文化节深度融合政策性(xìng)(zhèngcèxìng)、节俭性、文化性、商务性、科技性、创新性六大特质,秉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群众(qúnzhòng)受益”原则,精心策划了开幕式和农文旅融合发展招商引资推介大会(dàhuì)两大主场活动。
同时(tóngshí),推出民间文化达人故事汇(huì)、群众文化展(zhǎn)演、书香庆阳端午诗会、智慧文旅及非遗沉浸式体验、民俗文化产品展、“香包为媒·缘来是你”文明新风婚恋文化季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
此外,本届香包民俗文化节上,有来自3个国家,20个省区(shěngqū)和(hé)甘肃14个市州的(de)700多家企业参展。所汇聚的民俗文化产品之多,设置的展位之多以及参与的企业之多,为历届之最。
开幕式上,依次(yīcì)展演了舞蹈《香包娃娃·剪云裳(jiǎnyúnshang)》、道情·陇剧表演《庆阳欢迎您》和庆阳三首经典民歌联唱,集中(jízhōng)展现了庆阳文化的本真之美。随后召开的农文旅融合发展(fāzhǎn)招商引资推介大会上,集中发布了一批优质项目,现场签约项目32个、总投资96.64亿元。
启动仪式结束后(hòu),来自全国的百家媒体和网络达人将走进庆阳各地,用镜头、图片(túpiàn)、文字深度聚焦这民俗盛宴,在端午佳节以香包为媒(wèiméi)、剪纸为画,向全国观众和网友展示绚丽多彩陇东民俗文化。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
你 发表评论:
欢迎